浙江广厦终结二十年魔咒登顶 CBA终迎新王加冕

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21日 11:06

  当终场哨响彻杭州奥体中心,朱俊龙瘫坐在技术台前仰天长啸,胡金秋与队医相拥而泣,这支历经二十年淬炼的球队终于完成了从"悲情主角"到"冠军之师"的蜕变。在CBA联赛青训投入榜单上,浙江广厦连续七年位列前三的坚持,在这个五月结出了最甜美的果实。

  (青训筑基)

  这支冠军之师的核心骨架由自家青训体系锻造而成。从新疆塔城农场走出的胡金秋,少年时期曾面临清华大学的橄榄枝,最终被广厦青训总监缪寿守"三顾茅庐"的诚意打动;来自吉林的孙铭徽,在青年队时期每天加练两小时折返跑的严苛训练,铸就了如今联盟顶级的突破能力;而当年从北京首钢训练基地"出走"的朱俊龙,如今已成为CBA最顶级的3D锋线。更令人称道的是,广厦本赛季12人轮换名单中,自主培养球员占比达到83%,创下CBA历史新高。

  (魔咒突围)

  这支民营俱乐部曾深陷三重桎梏:连续七年季后赛首轮出局的魔咒,外援频繁"放鸽子"的怪圈,以及核心球员反复遭遇重大伤病的厄运。2018年总决赛期间胡金秋脾脏破裂送医急救的惊魂时刻,2021年钱德勒罢赛导致球队单外援作战的窘境,都已成为冠军路上的注脚。值得玩味的是,本赛季季后赛期间,对手青岛阵中的韦瑟斯庞、辽宁的德兹-威尔斯等表现出色的外援,竟都曾在广厦经历水土不服。

  (决胜时刻)

  总决赛第六战的戏剧性浓缩了整个赛季的跌宕:首节胡金秋意外伤退呕吐不止,末节林秉圣在防守完全罩住的情况下命中"神仙球",朱俊龙带着肿胀的脚踝投进关键三分。这些画面与常规赛收官阶段孙铭徽骨裂、赵嘉仁赛季报销的阴霾形成强烈反差。数据显示,广厦在季后赛面临淘汰的比赛中,本土球员场均贡献达到81.3分,创CBA历史纪录。

  (王朝展望)

  当31岁的孙铭徽在颁奖仪式上亲吻冠军鼎时,看台上的俱乐部投资人楼明眼含热泪。这支平均年龄26岁的冠军之师,核心阵容合同均签至2027年,梯队中还有王欣瑞、冯洺臻等潜力新星。不同于当年上海、四川夺冠后的阵容解体,广厦保持着可持续的竞争力。不过医疗团队的压力依然存在——过去三个赛季,主力球员因伤缺席场次累计达147场,如何延长黄金阵容的巅峰期,将是管理层的新课题。

  从2006年加入CBA时依靠金立鹏、遇俊锴等雇佣军打天下,到如今青训体系每年为CBA输送5-7名球员,广厦模式为民营俱乐部提供了成功范本。正如总决赛MVP胡金秋在更衣室说的那句:"所有打不倒我们的,终将让我们更强大。"这座冠军奖杯,不仅属于现在的球员,更属于二十年来在青训基地默默耕耘的基层教练们。



篮球录像

篮球集锦

篮球新闻